甲醛中毒: 急性甲醛中毒表现为对皮肤、粘膜的刺激。吸入高浓度的甲醛会刺激呼吸道、打喷嚏和咳嗽,令鼻子和喉咙有灼热感,以及引致哮喘、肺炎和肺水肿。一次性从消化道摄入大量甲醛,可引致消化道及全身出现中毒征状、口腔、喉咙及消化道有腐蚀性灼伤、腹痛、抽搐、死亡等。皮肤接触甲醛可引起异位性皮肤炎、色斑、皮肤坏死等病变。摄入10ー20毫升甲醛溶液可致命。
在动物实验中,大鼠的 ld _ (50)为800mg/kg,家兔为2700mg/kg,大鼠为590mg/m3。
慢性毒性
长期摄入甲醛会降低呼吸功能、神经系统的信息整合功能及影响免疫反应,对心血管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系统、消化系统、生殖系统和肾脏亦有毒性。全身症状包括头痛、疲劳、食欲不振、心悸、失眠、体重减轻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。动物实验也证实了上述相关系统的病理改变。
甲醛致突变可引起肠道沙门氏菌亚种发生突变。肠道和大肠桿菌是否存在代谢激活系统。连续暴露0.5 mg/m3、1.0 mg/m3和3.0 mg/m372h 后,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。
致癌性
2017年10月27日,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rc)公布了一份致癌物清单,将甲醛列入致癌物清单。研究发现,暴露于每立方米15克的甲醛中11个月,会导致老鼠患鼻癌。根据2009年5月12日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布的一项新研究,经常接触甲醛的化学工人比较少接触甲醛的工人更容易死于癌症,如白血病和淋巴瘤。2010年,科学家发现甲醛能引起哺乳动物细胞核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损伤。甲醛可与其他多环芳香烃(例如苯并[ a ]芘)混合,以增加毒性。
甲醛在工业中有许多用途,如木板、油漆、地毯、壁纸等,常用于室内装饰。燃料不完全燃烧,烟叶也会释放甲醛。在医学上,甲醛也常用作防腐剂和消毒剂。人体接触甲醛的途径主要有吸入、口服和皮肤接触。
甲醛中毒症状可引致眼泪、结膜充血及发炎、皮肤过敏、鼻咽不适、咳嗽、支气管炎、唿吸系统疾病等,亦可引致恶心、呕吐、肠胃不适。
急性中毒是由摄入大量甲醛蒸气引致,主要损害眼睛及唿吸系统。症状包括视力模糊,持续性头痛,咳嗽,声音嘶哑,胸痛,呼吸困难,甚至危及生命的昏迷,低血压和休克。
紧急措施
1.如果必要的话,应该给病人输氧,即使他们立即离开现场。
2.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,对抗过敏治疗过敏。
3.接触皮肤和粘膜后,用大量清水冲洗,然后用2% 的碳酸氢钠或肥皂水冲洗。